3月16日,与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改革
关联最紧密的一项政策——中考录取办法公布
至今仍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有的家长,看了政策,依然不是太明白
还有家长,越是了解,心里的疑问越是多
针对网络上,家长们较为普遍的疑问,上海新闻广播直通990节目今天“专场答疑”,邀请市教委、市教科院的专家做客直播间。
新政,和谁有关?
上海市教委日前公布的《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适用对象是2022年参加中招录取的考生,也就是说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2022届的孩子是“第一批吃螃蟹”的。
根据新政: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50%到65%名额分配到区和学校,普通初中优秀学生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对此,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解读说:新政对“家门口”的学校是重大利好,释放的信号就是,把孩子送到就近对口的学校,就可以享有名额分配的机会。
王枫:从分配到区的概念来看,我们现在上海每一个区都基本均衡的享有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分配,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可以进一步促进所有的上海各个区的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从分配到到校层面来看,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到区之后,其中有不低于20%的比例是一定要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而区属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到校的比例当中,就更多了,有70%的分配比例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给即将面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家长释放了很好的信号:不管你在哪个初中,只要不选择生源,孩子符合中招报名条件,并且在学校在籍在读满三年,到了初三可以填志愿,有机会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进入优质高中。也就是说,把孩子送到就近对口的学校,就可以享有名额分配的机会。
网友AFC提问:看嘉定区除了前三个学校,后面的名额到校率基本一样,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普通的公办初中比一线的公办更有机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赵佳然表示,不能简单地说普通的公办初中比一线的公办初中更有机会。
赵佳然说,每一个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都能够至少获得区里面每一所区属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但是这个到校计划首先保障大家都有至少一个,然后在此基础上,还是会按照现在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的毕业生的数量,占到整个全区毕业生数量的比例来进一步地做测算,然后在加给大规模学校可以有更多名额分配的比例。
其实越大规模的学校,在保底的基础上也能获得更多的名额分配,对于孩子来说,机会也会比较多。
假如说某一个区,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一共四所,首先是要每一所这样的高中都要拿出一个名额,分配到区内每一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假如说有个初中学校A,有四所这样的高中各拿出一个,这样的初中学校至少获得4个名额到校计划。
在此基础上,同时要结合学校的中招报名人数占全区中招报名人数的比例,继续去分剩余的到校计划。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无论学校规模的大与小,首先要保障至少获得1个名额。
本文地址:/zcjd/143192.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