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班人若是失信者,如此后果难以让人接受。高校替课替考的现象尽管属于少数,但也必须做到“勿以恶小而纵之”,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惩戒。替课替考行为,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种主观故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校平时的管理与教学上,失之过宽,失之过软。一方面在平时教学、考试的过程中,没有严格进行点名打卡和核实身份,给替考替课者大开了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发现违纪违规行为之后,并未按照校规校纪给予惩罚,规矩不严行为就必然失范。
【原因分析,替课替考等失信行为反映的是学校管理的缺位。】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如果是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替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会承担刑事责任。对待国家考试如此,对待校内考试也应加强惩戒。如果在校内的替课替考等失信行为,没有得到严格的管理和约束,让规则空悬,侥幸心理下的校内替考等违规违纪行为,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升级为追逐暴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影响分析,防微杜渐,小不治,可坏大事,更可能祸及未来。】
校方必须意识到,高校学生替课替考的诚信失范并非小事,对带来的危害也不可掉以轻心。教育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进行健全人格与灵魂的塑造,让青年接班人心中有戒,心中有惧,心中有敬,才是透过现象之后的本质所在。(堂吉伟德)
【倡议呼吁,结束全篇,失信非小事,校方要重视】
该文着眼替课替考行为的本质、原因以及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事关诚信非小事的观点,站在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高度,发出了呼吁,校方要从严治校,要让年轻人心中有惧、心中有敬,国家和社会才有未来。纵观当下热点,前有学术失范,毕业论文抄袭,现有替课替考,大学作为教育的高级殿堂,本应是严谨治学、静心学术,偏偏让各类不诚信现象屡见报端,是时候该反思了。人们常说,国际竞争靠国力,国力提高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高等教育是科研的主要阵地,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树诚信之风,立雄伟大志,才是我们高等学府中莘莘学子应有之姿态。
17、舒展青春该有的模样
来源:人民日报
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的力量,物质的年代更需建构精神的家园。真正有意义的青春和人生,必然是用奋斗来打磨的。
【开门见山,引出观点,青春需要奋斗。】
“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正确对待困难和压力。
【引用名言,告诫青年正确看待困难和压力】
的确,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15岁,到延安插队;22岁,去大学上学;26岁,到机关工作;29岁,到基层锻炼……习近平的青年时光,充满了曲折和磨砺,却写下了传奇与震撼,成为一代青年的样本和典范。“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经得了磨难、受得了痛苦、熬得过孤独,才不会被时代落下,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事例论证,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唯有奋斗,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本文地址:/xiaoxue/4188.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