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关于孩子的“压岁钱”到底该由谁来管理的争论再起。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诸如“父母没收、挪用孩子压岁钱违法?子女报警了” 等在家长看来“匪夷所思”的新闻纷纷见诸各大媒体。
其实,如今“财商”的概念已渐渐走进家庭教育的实践。让孩子从小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孩子相应的理财意识,对孩子智力、情绪、心理的发展和成熟都有益处,也能让今后的家庭消费更趋理性。
那么,孩子的“压岁钱”要怎么管理,如何引导孩子逐步实现“财务自由”?怎样培养孩子“财商”?这些问题在细节上如果把握得不到位,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绝不是想让他们成为拜金主义者,而是让他们懂得正确认识金钱以及如何运用金钱的规律去创造财富,才能真正地实现“财务自由”。下面跟大家分享科学培养孩子财商的小技巧。
年龄不同,财商教育的任务不同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经验表明,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财富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意味着,不同年龄儿童财商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既不可揠苗助长,也不要错失最佳时机:
1-2岁:开始接触钱,知道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流通物。
3岁:开始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货币单位是元、角、分,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5岁:知道不同币值的货币可以购买不同量的物品,以及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数大量硬币,从一堆纸币中找出数目不大的钱。
10招把宝宝培养成理财小高手
知道了各年龄段应该了解的“财”的概念,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财商的实用方法:
1.教宝宝认识钱
当宝宝满1岁的时候,很多犹太父母都会把股票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这是犹太家庭的惯例,也是犹太父母对孩子们独特的理财教育,尤其是北美的犹太人。送孩子股票,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金钱、认识钱、了解钱。
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带着1-2岁的宝宝去乘坐各种儿童游戏车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拿出小数额的钱给宝宝,让宝宝自己去换购游戏币。当游戏币投进机器后,宝宝就能享受在游戏车中摇来晃去的惬意感觉。通过自己用钱去换游戏币,宝宝渐渐知道生活中有钱这样一种流通物,通过给人家一些钱,就能换来乘坐游戏车的硬币,让自己享受到快乐。
2.告诉宝宝钱从何而来
2-3岁的孩子,经常喜欢翻爸爸妈妈的钱包或让爸爸妈妈到钱包里去拿钱,来换取他需要的东西。这时候.爸爸妈妈有必要告诉宝宝:“钱不是想有就有的,要节省着用,用完了就没有了。”宝宝会好奇.为什么钱不是想有就有的呢?这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告诉宝宝:“爸爸和妈妈每天去上班,辛勤劳动,然后就能得到工资,也就是一笔钱,所以钱是通过劳动赚来的。”由此,宝宝就明白了劳动能创造财富的道理。
3.教宝宝怎样花钱
要一直告诉宝宝,只有自己挣的钱自己才有权利决定怎么花,父母挣的钱也是如此。如果宝宝想要什么东西而父母认为不该买,宝宝就必须用自己的钱买。在潜移默化中,宝宝接受了这个观念,在自己钱不够的时候,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还会萌生出长大要像父母一样工作的愿望,因为工作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收入。而想要找到工作,从小就要好好学习本领。这些观念弄清楚了,爸爸妈妈即使不给予宝宝物质上的激励,宝宝也会懂得学习本领的重要性,渐渐形成自我激发的内在动力。
4.与宝宝玩“金钱游戏”
明白了钱的基本来历和用途,平时爸爸妈妈休息在家时,也可以和宝宝玩一些钱币换物的游戏。当然,由于钱币是流通物,上面细菌较多,不宜让儿童把玩,爸爸妈妈可以使用扑克牌替代。比如用一张10可以买一条塑料鱼,一张5可以买一个苹果,看看家里的苹果、梨、小鱼等可以卖出多少钱来。宝宝可能不一定算得很清楚,但这样的游戏还是可以让宝宝理解货币换物的过程。
5.让宝宝认识钱的币值
当宝宝能认识数字以后,就可以让宝宝寻找钱币上的数字了,同时让宝宝了解货币的单位元、角、分。一位妈妈分享了她教育孩子的经验:“一开始我让宝宝存的都是1角的硬币,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一起数一数存钱罐里的钱,帮她把5枚1角的硬币换成1张5角的纸币,把10枚1角的硬币换成1元的纸币,把2张5角换成1张1元纸币……慢慢地宝宝就学会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了。”通过这样实际地使用货币,宝宝渐渐能认识各种纸币和硬币的币值。
6.了解便宜和贵
本文地址:/xiaoxue/111151.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