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是教育部机关实施信息公开、新闻宣传、在线互动的线上窗口,提供标准版、手机版、客户端等访问形式。

菜单导航
主页 > 科学教育 > 正文

江苏教育 基础教育 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14日 06:41:46

苏教基〔2022〕5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税务局、医疗保障局、残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健康优质发展,我省制定了《江苏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教育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公安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税务局       省医疗保障局

省残联              

2022年6月8日       


江苏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

提升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健康优质发展,按照教育部等九部门《“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决定实施江苏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按照国家和省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要求,以发展普及普惠健康优质的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发展生态,构建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健全政府主导机制。推动修订《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政府、家庭、社会合理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健康发展。

——优化普惠资源布局。优化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和公共服务网络,切实保障适龄幼儿入园。加强人口密集地、经济薄弱地区,城市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建设,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0所左右,逐步解决资源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超标准班额等问题。

——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创新公办幼儿园人员管理,重点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提高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推动公办幼儿园编内外教师同工同酬,增强职业吸引力。优化幼儿园师资培养和培训机制,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整体提升保教质量。持续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健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学前教研工作体制与制度,聚焦保教质量提升,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前教研机制。构建支持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幼小科学衔接长效机制。

到2025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在公办幼儿园和非营利性民办普惠园就读幼儿占比)保持在85%以上,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幼儿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65%以上。

三、主要举措

1. 健全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坚持“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建”,系统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建普惠园数量、师资队伍配置、生均经费标准等学前教育领域指标纳入省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重点内容,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地区予以通报,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将学前教育纳入市县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专业化培训范畴,对其他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深入推进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落实县域学前教育年度专项督导制度。

2. 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形成公办为主、非营利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确保实现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积极响应国家人口政策,在充分保障3-6岁幼儿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幼儿园面向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办好乡镇中心园和农村幼儿园,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园的辐射指导作用,实施乡(镇)村幼儿园业务管理一体化。以县为主统筹学前教育人财物资源,督促举办者落实办园责任,推动各类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经费投入、保教质量、师资队伍等总体均衡。稳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尚未实行服务区制度的地方应建立规范的招生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普惠性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覆盖面。积极推动办园困难的集体所有制、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理顺办园体制,通过政府接收、托管举办、与其他优质公办幼儿园合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行属地化管理。鼓励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高校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园,积极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非营利性民办普惠园发展,非普惠性营利幼儿园应达到省优质幼儿园标准。支持各特殊教育学校、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创建成为定点康复机构。各类普通幼儿园应尽可能接收服务区范围内的特需儿童入园,各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有义务服务本乡镇(街道)的特需儿童,做到应收尽收、应融尽融,经教育评估不具备进入普通幼儿园条件的,可以安置到特殊教育学校学前部(班)。

本文地址:/qsnjy/163437.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