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是教育部机关实施信息公开、新闻宣传、在线互动的线上窗口,提供标准版、手机版、客户端等访问形式。

菜单导航
主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武汉新东方张晨旸:做更好的自己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30日 01:35:35

  他叫张晨旸,武汉本地人,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他大概有点近视,每次想要聚焦望向某个人、物或方向时,总是会将一双眼睛眯成一条线,但从未见他戴眼镜,当然,墨镜除外;他穿着总是很随意,宽宽松松的大T恤,一条休闲半截裤,让看上去本就身无三两肉的他显得更加瘦弱了;他在第一节课上,让他的学生们都喊他Young,这是个不像英文名的英文名;他不怎么爱笑,也不爱说太多话,每次拍他总会遭到阻止,脸上还总挂着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表情,看着似乎不怎么好接触,但是学生们似乎都很喜欢他,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他们跟他打招呼,无论是男女学生;他是少儿营地里班主任中唯一的男生,那些重活、累活统统都得算上他一份,他却从不拒绝。

武汉新东方张晨旸:做更好的自己

  张晨旸老师不爱照相,这是他少有的比较正式的照片

  远观:一个不够和善的老师

  在采访前我曾一度怀疑他会不会接受采访邀约,接受邀约后我又担心他会不会消极应对采访,能不能聊得起来?于是一度非常忐忑、纠结。为了能够多了解一下他,我跟好几个跟他熟识的老师聊了聊,侧面打听了一下他,没想老师们对他一致的评价是:幽默。这个实在从外面上和他的课堂上很难看出来、感受到。为了能够做好充足的采访准备,我只好对他继续进行深入的侧面了解,才知道,原来他确实不太爱被拍,特别是在他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也不喜欢这种场面上的东西,所以采访确实不一定会接受,就算接受,问题也尽量要简短、少。这样的了解让我更加头疼了,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他了。

武汉新东方张晨旸:做更好的自己

  张晨旸老师正在领读生词

武汉新东方张晨旸:做更好的自己

  这节课讲的是代词的运用,张晨旸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很好的区分人称代词的用法,特地在黑板上写了几个简单的例句

  当我提出采访请求时,果不其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说,我没什么故事性,没什么好采的,你去采访别人吧”随后他指了指门边的助教老师说“比如像他们,他们都挺优秀的,也挺辛苦的。”在我的坚持和游说下他终于还是答应了,没想约定好的时间他太忙,没能抽出空来,于是最后约定改变采访策略,不专门找时间,而是以见缝插针式的方式来完成。此时的他变得和善了很多,连说了很多个对不起,一脸歉疚。

  近看:放低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张晨旸老师不喜欢的东西很多,因为觉得自己不上相,所以他不喜欢被人在没告知他的情况下随意拍;因为希望自己就是自己,所以不喜欢别人口中的各种撞脸评价;因为认为自己不是最优秀的那个,所以不喜欢太高调地站在人前;因为不喜欢失信于人,所以他从不轻易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凡答应就一定要尽全力去做……这才发现,原来打扮随意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他,其实在乎的东西很多,尤其很在意自己和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的不苟言笑,只是因为他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太认真、谨慎;他不愿过多在人前“抛头露面”,也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像大多数新东方老师那样优秀。这也许和他刚来新东方的那段时光有关。

武汉新东方张晨旸:做更好的自己

  人称代词复杂的用法,张晨旸老师讲得很细致

  刚来新东方的老师都会经历一轮磨课批课的过程,经过这样的打磨后,才能站上新东方的讲台,张晨旸老师也不例外。在经过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学习,来到新东方后,他见识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老师,而自己却在反复不停地被磨课、批课,批课、磨课,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开始了自我怀疑,为了不让自己被这种不良情绪打倒,他努力逼着自己朝前看,摸索着往前走,之后的他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越发显得低调了。或许他在等待着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然后荣耀地站在人前吧。

  他说:在新东方服务意识很重要

  去年暑假时他第一次入营执教,那时的营地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新鲜感,因为在此之前,他并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而2013这个夏令营,已经是他第二次入营了,带的都是初中衔接班的学生,都是少儿营里年龄最长的一群学生,所以现在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情感触动了,他体会到更多的是责任。

武汉新东方张晨旸:做更好的自己

  化妆舞会上,张晨旸老师(左)叮嘱自己班上已经变装完毕的同学看镜头

本文地址:/mtjj/6842.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