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是教育部机关实施信息公开、新闻宣传、在线互动的线上窗口,提供标准版、手机版、客户端等访问形式。

菜单导航
主页 > 大学教育 > 正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2018班英国实习之“科技与人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18日 10:47:16

【MBA中国网讯】2019年9月25日-10月5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2018班举办了海外实习英伦之旅,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学习课程以及参访相关企业,本次实习的主题是科技与人工智能。实习团队由岭南学院院长助理邬金涛副教授和班主任向燕老师带队。

英国当地时间9月26日,学员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剑桥导览课程,深入了解剑桥大学。上午探访剑桥科技园,Dr. Shirley Jamieson、Dr. Alex Smeets、Dr. Jennifer Cobbe三位讲者分别介绍了科技园的过去、现状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趋势,为我们解密剑桥现象。

“剑桥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想法、技术和发明商业化,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把科技转换为生产力,营造一个社会经济、发明人和剑桥大学多方共赢的局面”。下午同学们在剑桥大学的辩论场聆听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博物馆前任馆长Nick Chrime教授为此次团队特别准备的中英教育对比研究的讲座。Nick教授说中国人应该了解这样的历史,英国也一直在向中国学习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文明从来都是相互借鉴和学习,现代的中国人更应该有国际视野,有这份自信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上的其他文明。

2018班实习团队与Nick Chrime教授合影

9月27-29日,丘吉尔学院穆勒学院围绕科技与人工智能设计了系列课程。Wilson勋爵对于变革世界中的领导力娓娓道来,Malcom Longair教授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演讲厅现场为大家解密剑桥大学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秘密基地,置身卡文迪许实验室,件件仪器设备在完成它们的使命后被陈列在橱窗,近在眼前。Karnia Vold教授从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和治理角度分析了当下人工智能应用面临的边界,这样的反思值得我们去借鉴。Joe Divanna教授将课堂设置在了剑桥科技博物馆,曾经轰鸣的大型机器如蒸汽机等如今安静地躺在那里供人们观摩,精湛的锻造工艺仍显耀着工业时代的辉煌。学员们通过边看边想边讨论,在教授的引导下共同思考一个主题“科技塑造社会,还是社会塑造科技”?Andy Neely 教授为大家展望了数字时代和生态系统下的未来制造业。Richard Leaver教授与中国的大学交往密切,他为学员们展示了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人工智能机器应用的前沿,课件当中播放出的最新的人工智能研发成果确实令人震撼。

除了丰富的课程安排,此次海外实习团队还参访了MINI Cooper牛津生产线,参访了伦敦Eagle Lab\Barclays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孵化器,重点讲解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以及技术公司、平台方和律所如何整合的路径。

英国实习课堂剪影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身在海外尤感祖国之富强崛起,2018班全体成员在剑桥大学共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生日献礼。

在此次实习的每个环节,带队老师邬金涛副教授都及时予以点评和总结,引导大家讨论和分享,同学们也在行程路上开展巴士课堂,以“发现”为主线,畅所欲言。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后续将奉上学员们的海外实习心得,以飨读者,以促自我奋发,不负时代。

本文地址:/dxjy/4216.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热门标签